各個小隊拿起剪刀,開始動手做出環狀軌道,也可以利用紙張做出簡易的傳球裝置,或躺或站,姿勢再難再醜,為了得分也要奮力練習,每個畫面都是小鐵人們初賽的經典回憶。智慧鐵人創意競賽走過十五年的歲月,成就不少年輕學子找到築夢的平台,也在其中找到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並屢次參賽,而這場專屬高中生的比賽,也曾經是你難忘又寶貴的記憶嗎?
首次參賽的《彩虹小鳥》隊員林昕妮表示,對智鐵競賽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很多題目是要從別的題本中找答案,對此感到新鮮,也發現要在解題的過程中時常推理,感到十分有趣。隊員姜佳秀說,會報名參加智鐵競賽,是因為之前有去參加台大杜鵑花節,看到智鐵團隊擺設的攤位,進而得知這個活動,連忙把資訊分享給同學,便一同組隊來參賽了。
而今年再度報名參賽的《長白細腿控》隊員林品淳也說,透過參與去年的複決賽發現關主做的關卡都非常好玩,但因為去年整個隊伍都把時間花在主軸任務,沒有特別去闖關,少了許多回憶,也希望今年能夠再度闖進複決賽,玩不同關主所設計的關卡。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多年來致力舉辦智鐵競賽,讓高中生透過參賽挖掘自我的潛能,無論是舉辦教師研習或是跑校園宣傳,都期待這項富有創意的競賽,能為更多高中生帶來無限的可能。青年發展署王育群副署長提及,智鐵競賽許多的裁判和小天使都是過去曾有參賽經驗的夥伴,整個活動充滿傳承的意義,而也在其中發現不少學長姐會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弟妹,讓他們可以繼續投入下一次的活動,基本上智鐵競賽充滿了青年服務青年的精神。
智鐵競賽有股特別的魅力,吸引不少小鐵人在高中畢業後加入智鐵團隊擔任關主,擁有多年參賽和工作人員經驗的林昱輝更是不遺餘力地投入比賽的行列,他表示,智鐵團隊在執行的是一個新型態的教育方式,透過競賽培養高中生各種不同的能力,也認為這是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帶給全國高中職學生最大的價值。
在智鐵競賽中沒有硬梆梆的考試題目,也沒有死讀死背就能拿分的訣竅,初賽複賽決賽的難度層層堆高,在在地考驗小鐵人各項能力的極限,今年順利晉級的小隊們,準備好迎接豐富的智鐵競賽嗎?(記者林依婷、劉以羚/台北採訪報導)
This is a modal window.
- 實作題型讓學生動手操作。(攝影/劉以羚)
- 關主林昱輝向王育群副署長介紹智鐵競賽。(攝影/劉以羚)
- 裁判評分現況。(攝影/劉以羚)
- 台北老松國小場次參賽隊伍踴躍。(攝影/劉以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