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賽主軸任務》「無重力生活」:挑戰24小時內打造SDGs永續城市

22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於7月1日在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開幕,小鐵人們在隊呼表演後面臨到的關卡是佔總成績47.5%的「主軸任務」。在24小時內,除了要連續闖三個關卡,還要利用剩餘的時間加緊製作主軸任務,考驗小鐵人們在短時間內的創意發想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小鐵人們以SDGs永續城市方向打造屬於自己的無重力城市。(攝影/林柏任)

本屆複賽主軸任務的題目是:「無重力生活」,計畫主持人劉格非教授提到,因為人類一直嚮往擺脫重力,自由的飛翔與漂浮,因此希望小鐵人們能思考人類如果破解地心引力,物品和人可以隨意漂浮,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無重力技術,在這樣的世界中,如何設計新的城市、運輸方式、運動賽事,或是娛樂活動。劉格非也強調,小鐵人們在設計無重力城市時,也需要滿足SDGs11永續城市的要求,打造一個共融、創新的社會。

來自私立復興高中的《智慧鋼鐵熊》表示,因為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台灣的夏天越來越熱,他們深感於全球大規模的變遷,因此他們在本次的主軸任務中致力將創作理念符合SDGs全球永續的方向,希望結合本次的主題與永續目標,透過科技與創新,打造出屬於他們的無重力城市。

即使製作過程中遇到瓶頸,小鐵人們仍積極、正向面對。(攝影/林柏任)

而許多首次參賽的小隊也紛紛表示在高壓及緊迫的時間壓力下,導致造成組內意見分歧,而《智慧鋼鐵熊》提到,如何與團隊溝通是他們在本次競賽中最大的收穫。隊員彭昇揚表示,在意見分歧的時候,如何讓隊員們去做一個平衡的意見交流是他學習到的最大收穫。他也提到,在互相溝通的過程中,可以讓他理解到如何去傾聽對方的聲音,或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不一樣的決定或是不一樣的觀點。這對於未來人際互動或人際交往,甚至是團隊領導的能力,都是一個很棒的訓練。而《唯一正統中華民國官方智慧鐵人創意執行團隊》表示,因為競賽時間緊湊,而他們又是一支想像力豐富的團隊,因此時常會有新想法冒出。但因為想法創新,隊員在溝通間可能無法精準傳達,因此會高壓的情況下,可能會將砲火集中在該成員身上。但他們會設法冷靜下來,並試圖理解隊員的想法後,再積極開始創作。

在智慧鐵人創意競賽複賽的24小時內,小隊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在關卡中腦力激盪,更需要發揮創意,以創新、智慧、與團隊合作能力,打造屬於自己的無重力世界,並演示出人類在無重力世界中一天的生活。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小鐵人們不僅挑戰自我極限,更在高度壓力中學會傾聽、包容與合作,展現出年輕世代面對未來世界的創造力與韌性。(記者黃子宜/屏東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