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裝著一隻長手臂,頭上戴著垃圾盒造型的帽子,只見小鐵人們使盡力氣也要把球傳下去,本屆競賽最後一場初賽的體其題「健人就是腳勤」,考驗的就是小隊員的腳是否給力。
北區老松國小場參賽隊伍《烈焰公車司機》本題表現良好,隊伍隊長張家翔說,拿到題目後,隊員們是先依照自己擅長的部分,來分配每個人所擔任的角色。沒能順利傳遞的隊伍《兩個怪物190↑》隊長鄭又維則說,自己隊伍因為製作裝置的動作較慢,練習時間不足,導致在評分時,裝置碰裝置,而無法順利完成題目要求。
小鐵人該如何在本題中殺出一條生路?首先,各參賽小隊要派出四名隊員,個別以指定的健身動作配合所製作的裝置,在指定區域內依照A、B、C、D的順序重覆傳送球,且評分過程中裝置不能互相碰觸,傳送的圈數越多即能獲得較高的分數。
《烈焰公車司機》隊員陳奕心表示,因為只能有四人上場,剩下兩位隊員就在旁觀看場上四人如何操作,並適時提出建議,讓整個團隊能夠更順利地傳遞,她也認為,此題最需要的就是分工合作。
老松國小場總裁判周為則認為,本次體其題需要較多的練習,由於題目中的A到B距離很遠,小隊如果希望表現優良的話,一個就是靠練習,讓小隊傳送的過程很順,另一個則是可以考慮加長A跟B的裝置,讓兩者能夠無縫接軌,如果同時做到這兩點,要拿高分是比較容易。
為什麼有些隊伍傳遞十分流暢,而有些隊伍卻是頻頻卡關?獲得高分的關鍵在於裝置大小的製作,還有小隊需要充分的練習和傳遞默契,才有辦法在60秒內成為矯健的傳遞達人。評分裁判辜炳叡表示,在製作裝置時,要做的小而非太長,倘若做的太長,即便球能夠順利滑落,但也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而有時讓球容易掉落,但裝置卻不穩固,此時就需要技巧來彌補,參賽小隊需要使用正確的策略並多加練習。
智鐵初賽最後一場,小鐵人卯足全力互相較勁誰矯情,光說不做早已落伍,唯有身強體魄又腳勤的「健人」,才能勇闖複賽的大門。(記者林依婷、劉以羚/台北採訪報導)
- 體其題「健人就是腳勤」比賽實況。(攝影/劉以羚)
- 各隊伍製作裝置。(攝影/劉以羚)
- 小隊員練習傳球。(攝影/劉以羚)
- 不同傳遞裝置為要達成題目要求。(攝影/劉以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