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台南高工的大男生配上兩位活潑台南女中的女孩,這是來自台南地區首次參賽的隊伍《智慧鎂人》,談及隊名由來,隊員杜其燁說,智慧鎂人是因團隊中有女生的加入,取為美人較好,剛好與智慧鐵人異曲同工之妙,就取用金部的「鎂」作為智慧鎂人用字由來。
台南高工機械科設有專業的工廠,擁有多樣化且豐富的大型機器,指導老師尤致文表示,校內特別設置選手工廠,訓練學生參與專業技能的競賽,多方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參加智鐵競賽時更能學以致用。
尤老師說,在團隊中有高中、高職的組合,是因為智鐵比賽的類型,讓他們可以發揮出高中和高職所學,競賽也訓練參賽隊伍團隊合作的精神,他特別談到,學生在未來畢業後,團隊合作的能力十分重要。來自機械科的隊員吳翊弘則說,自己主要貢獻的部分為實作和勞作,以行動和體力協助團隊,來順利完成競賽內容。
隊長蔡宜承帶領採訪記者參訪校內的選手工廠,侃侃而談自己製作的參賽作品,是南工學生對於自己專業所展現的自信,高中和高職生不同面向的學習和互補,讓他們在團隊中找到新的可能性,打破只有單一特質組隊的規範,也因此擦撞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
談到當初籌組隊伍的想法,蔡宜承表示,原本擔心是否要找三個高中生和三個高職生,後來認為這並不會影響團隊的比賽成績,而是團隊溝通的內容才是整個比賽的關鍵。隊員張朝鈞說,自己在實作題的部分比較有參與,因本身為機械科背景,較多以機械的想法去思考,這樣的思維和高中生或有土木背景的想法不太一樣,但所有想法結合在一起時,其實也有出乎意料的結果。來自台南女中的隊員陳品潔也說,在比賽中最為印象深刻即是團隊合作,平常都沒有接觸到的事情,因為團隊而有互補。
起初不太熟悉的彼此,因參與智鐵競賽而累積更多難忘的回憶,無論是充滿歡笑或是患難與共的時光,也在他們心中埋下明年一起參賽的種子。
隊員陳品潔表示,過去從未得知智鐵競賽,透過這次隊員組隊才知道這個活動,也發現智鐵與過去所經歷過的比賽類型不太一樣,較多自己動手創作的部分,亦有混合紙筆測驗,實為有趣。另一位同為台南女中的隊員林曉慶也說,倘若明年其他人還要參賽,自己也會投入其中繼續為團隊盡一份心力。
截然不同的個性和專長,是智慧鎂人最大的團隊特色,即便初次參賽有些青澀和靦腆,也在他們身上看見高中生單純且熱血的心。(記者林依婷、劉以羚/台南專訪報導)
- 《智慧鎂人》全體隊員與指導老師合影。(攝影/劉以羚)
- 《智慧鎂人》隊員互動。(攝影/劉以羚)
- 《智慧鎂人》隊員互動。(攝影/劉以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