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次做法並行 詹志禹推廣創造力教育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照片提供/詹志禹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照片提供/詹志禹

教育部於2001年頒佈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向全國宣導創意的概念和創造力教育的資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由於對「理性」研究與實踐的興趣,認為「理性思維」與創意、批判精神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與師長、夥伴共組研究團隊,開始一系列台灣教育改革,致力推行創造力教育。

詹志禹指出,『理性思維=創意思維╳批判思維』以及『理性態度=開放的心靈╳批判的精神』,所以,創造力是理性的必要元素之一。

每個人一生邁向自我實現的過程,都是自我創化的過程,有創意的人能創造自我、創造知識、創造嶄新而有價值的觀念,他表示,自己致力推動創造力教育就是要去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意人力的歷程和環境條件。

他認為,創造力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子提升對「創造」的意願與勇氣、開闊思維及態度,產生終身學習的動機,更可以有效發展學校特色與經營創新,也可以幫助社會累積文化資本,而教育部在2003年開始推行的「創造力教育中程計畫」,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即是其中一項子計畫,可稱為台灣創造力教育之先驅。

雖然致力推動創造力教育多年,詹志禹認為,一般大眾對於「創意」或「創造力」仍存有需多誤解,也造成推動創造力教育的困境,並表示,隨著時代的轉變,接受創新的人數無法提升、學子學習動能下降,未來面對的教育困難只有不斷增加。

他也指出,要推廣創造力教育,需要多層次的不同做法並行,例如教學層次需要鼓勵創新創意、引導發現問題、強化不怕失敗的勇氣等;校園環境需要彈性空間與開放氛圍等;學校運作需要轉化型的領導或轉型為學習型組織等;社會需要包容多元價值、尊重下一代的興趣選擇與自我實現、投資創新育成等。

立法院於2014年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後,台灣教育界對於實驗創新的興趣大幅上升,學校型態、非學校型態以及公辦民營的實驗教育呈現倍數成長。教育部為協助、發展、輔導、管理及研究實驗教育,委託政大成立『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詹志禹教授也參與其中執行多項相關計畫,協助有需求的學校創新轉型,積極推動實驗教育與新世代學習,期望能透過學習的歷程,讓學子能開創並適應多變的未來。(記者蔡采紋、陳妍蒨/採訪報導)

image_pdfimage_print